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精心救治,为生命续写新的篇章——兰大二院首例清醒VV-ECMO患者成功治愈出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赵梅娟 图:心脏外科 王炜 来源:心脏外科 王炜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1日 点击数: 字号:【

近日,兰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三病区联合心脏外科ECMO治疗小组,通过实施“清醒ECMO”(体外膜氧合),成功挽救一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生命。治疗的成功标志着兰大二院重症患者救治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生命垂危 保守治疗效果欠佳

一个月前,一名58岁的男性患者因呼吸道感染出现了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经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病情愈加严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下转入兰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三病区。

接诊后,科室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经CT检查显示,患者双肺已呈现“白肺”改变,且此时氧饱和度持续下降,重症团队立即采取了俯卧位通气、抗感染、抗病毒、镇静肌松、控制液体入量等综合治疗。但由于患者既往因肺部肿瘤接受过部分肺叶切除手术,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已经使残余的肺组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纤维化改变,肺部基础条件较差,保守治疗效果依旧不理想。

此时,如何开展下一步诊疗,帮助患者转危为安成为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难题。

清醒ECMO 成功抢救患者

关键时刻,重症医学科主任马莉、三病区主任张蓓及心脏外科ECMO小组王炜主任立即展开讨论,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治疗情况,果断决定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为肺部病变的治疗和恢复赢得时间。

11月8日,患者开始接受ECMO的呼吸支持治疗(VV-ECMO),随着ECMO机器启动,血液被引出,经氧合器(人工肺)变成富氧血回输体内,患者的缺氧症状迅速缓解。治疗中,重症团队和ECMO团队密切配合,成功度过了严重感染、肾功能障碍、严重休克、ECMO管路更换等一道道难关。11月21日,患者神志恢复清醒,但肺功能仍未恢复暂不能脱离ECMO辅助,治疗团队经充分评估后,果断拔除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大胆实施清醒ECMO治疗。

在此期间,医护人员更加密切的关注患者治疗进展及治疗效果,同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ECMO管路移位。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又成功的跨过了呼吸肌衰弱、胃肠功能紊乱、呼吸功能恢复锻炼等一道道难关,终于在ECMO治疗的第21天后,成功撤除了ECMO,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引入先进技术 提高重症救治能力

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肺功能支持手段,治疗期间常需镇静镇痛,近年来伴随着ECMO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镇静、机械通气下ECMO并发症的理解认识,清醒ECMO理念已逐渐开始推广应用。

此次清醒状态下VV-ECMO治疗的成功开展,是兰大二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和心脏外科ECMO小组诊疗技术日趋成熟的结果。近年来,兰大二院重症团队联合ECMO小组不断挑战新技术,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更多生命,创造了许多生命奇迹。今后,重症团队及ECMO小组将以更精湛的医术、更高尚的医德、更人性化的服务,为广大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关阅读】

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急性、弥漫性的炎症性肺损伤,由严重感染、休克等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病死率非常高。

“清醒ECMO”治疗是一种非镇静、非插管、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体外膜氧合技术,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肺功能恢复,同时减少镇静药物使用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够自主呼吸和咳痰,经口进食,降低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通过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并在家人的心理安慰和鼓励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配合度。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